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









 📺空殼公司難躲稅網!CFC制度上路後,國稅局首度重擊企業假營運!


境外控股公司的[實質營運]需要符合以下要件:
1️⃣要有固定營業處所;
2️⃣有僱用員工;
3️⃣還必須證明其營收結構來自真實業務,而非單純投資收益或財務操作;

形式證明無法符合[實質營運]的要求,諸如:
📌年租金偏低與當地市場租金不一致;
📌沒有水電支出;
📌員工實際上也不在登記地上班;

#稅局來真的企業只能照辦
#CFC全球追稅已經是常態了


 










原來教授眼裡的投資操盤手,有以下幾種類別,您屬於哪一種?蠻有趣的,一起聽聽看!

1️⃣交易者:交易者專注於當日或當週內的市場活動,他們的持有時間通常不會超過幾週,保證金高,極度自律以避免賠光,透過技術分析做為決策依據;
2️⃣投機者:持有標的時間較長,可以長達六個月,以計算作為投資的依據,此與賭徒有別;
3️⃣投資者:持有標的時間更長,通常至少持有兩年,甚至更久,無保證金,承擔風險較低;


#投資有賺有賠請詳閱公開說明書
#您是哪一類型的投資操盤手

 

📺核電若非綠能,何以三大強權美法中也是核電廠最多的國家!
1️⃣電能發展方式,沒有絕對的對錯,利弊權衡罷了!
2️⃣昨是可以今非,今是也可以昨非!
3️⃣何以最精密的潛艇要採用核動力?道理自明!










 📺外商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繳稅方式,依其業態、是否有分支機構所有不同!🎊


1️⃣境內無分支機構及代理人:由給付人於給付款項時,就源扣繳;
2️⃣境內無分支機構但有代理人:由代理人負責扣繳;
3️⃣境內有分支機構:由分支機構進行報稅業務,比照國內公司處;

#就源扣繳簡化行政作業
#外商落地設立在台分公司或子公司有利於稅務規劃

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









 📺推責文化是公司制度有問題,100%完全贊同!💝


1️⃣建立良幣驅逐劣幣的企業文化:明確分工,責任歸屬;
2️⃣賞罰分明,徹底執行;
3️⃣團隊合作優先,與個別表現並重;

#賞罰不分責任不清是製造劣幣驅逐良幣的溫床
#不要讓心存僥倖的投機分子存在組織中












 

⏰有關於房地合一稅蠻完整的整理,值得一看!
1️⃣房地合一稅的基本精神:有所得就要課稅;
2️⃣採「分開計算、合併申報」制度:所以自建房地與購入房地的損益需要各自計算;
3️⃣允許先不動產過戶後再繳稅;









 📺企業以租賃車輛代替購入車輛,其租金費用之進項稅額到底能否抵購銷項稅額?


1️⃣國稅局見解與企業會計準則的見解一致;
2️⃣企業應專注於營運策略,會計準則及法務規劃部分就交給合適的會計師;
3️⃣企業到底是租車或購車,應以實際的用車習慣及需求為優先考慮因素;


#有規劃與沒規劃有差
#租車與購車的本質就是不同不是僅有營業稅問題

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


 







⏰信託(特定資產或公司股權)是非常棒的財富規劃工具!
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1️⃣[國內信託]與[國外信託]有別:現行國內信託仍需考慮遺產稅問題;
2️⃣信託無法省稅及必須支付信託費用,但可以徹底貫徹委託人意志;
3️⃣信託後[委託人所有權]與[受託人管理權]分離:強化信託標的的監管與治理;


#沒有完美的理財規劃僅有合適的理財方案
#有計畫一定比沒計畫好
#當事人沒有計畫時間到時稅局會自動介入處理


 







📺未分配盈餘[投資]抵稅:可以將投資部分作為[未分配盈餘的減項]少繳納5%稅金
前提需要符合以下條件:
1. 法令依據:《產業創新條例》第23條之3規定
2.必要條件:企業自用、投資金額達NTD100萬元以上及三年內不得變更用途為[非自用];

📺未分配盈餘[轉增資]抵稅:企業以[未分配盈餘轉增資],視同分配盈餘,免納5%未分配盈餘稅;
1.法令依據:營利事業所得稅法第66條之9;財稅字第10104545140號;
2.注意事項:轉增資發行新股後,股東並未取得現金不需繳納所得稅,股東取得股票雖不需立刻課稅,但日後賣出股票仍需依規定申報所得。



#中華民國萬萬稅其他國家也是
#帳務正確才能合法享受租稅優惠

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









 💢AI的快速發展,不僅帶來產業的變革,更加劇財富的重分配!


1️⃣任何企業沒有跟AI沾上邊,不是變BI而已,而是直接被淘汰!
2️⃣AI浪潮下,加速企業汰換,大者將更大,小者加速消蝕;
3️⃣甲骨文,博通及台積電ADR:現行股價市值逾兆美元的企業,沒有一個與AI無關連;


#努力很重要但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
#思想改變價值才有機會改變


 





📺台幣狂升值的後座力不小:熱錢湧入台灣股市,台灣出口企業成壓!

1️⃣台幣升值對於出口型企業百害一利;
2️⃣台灣股市飆漲,房市冷清,傳統產業放無薪假者遽增;
3️⃣台灣人均GDP睽違22年再次超車韓國,但一般民眾無感,顯示貧富差距大;


#台幣狂升值危及出口產業
#捍衛台灣經濟利益是政府關鍵議題

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












 📺最低工資連續9年調整,顯示通貨膨脹高居不下,午餐便當費用的漲價最是明顯!


1️⃣工資調漲是好事,代表企業的服務/產品報價也要一起跟上;

2️⃣基本工資調整,企業留強汰弱的力道將持續加強;

3️⃣利潤共享,才是王道;


#基本工資調整是個照妖鏡能力不佳者很難立足

#基本工資調整一則以喜一則以憂

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









💢面協談的重要性,有溫度才能感動對方!


1️⃣當面洽談是雙方誠意的展現;
2️⃣潛在新客戶特別適用當面洽談;
3️⃣生意是解決彼此的問題,而非僅是解決賣方的問題;


#關注於問題解決所產生的效益而非僅是關注其成本
#換位思考很重要付出的誠意對方可以感受到 









 📺OpenAI將於未來五年內向甲骨文(Oracle)採購3,000億美元(逾新台幣9兆元)算力,雙方已簽約!


1️⃣問題是OpenAI的年營業額僅100億美元?開創者的思維真的不是一般追隨者可以跟得上的!
2️⃣上述消息一出,ORCL當天股價大漲39%,美股美日無漲跌幅限制!
3️⃣神訂單無誤,重點是市場認為未來五年OpenAI可以支付該筆採購金額3000億美元...


#投資筆選擇重要
#耐心筆短進短出重要

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










 富人思維,它山之石,可以攻錯!


1️⃣富人優先考慮增值資產而非消費;
2️⃣富人讓金錢為自己工作:複利效益+早期投資,讓錢滾錢;
3️⃣富人追求長期目標:財富累積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運氣,而是耐心;
4️⃣富人持續提升財務素養:提早投資、避免追逐潮流、多元化投資組合;
5️⃣富人了解人脈的力量;


#金玉良言百讀不厭
#對的事情就是要堅持比如運動









 📺父母提供市價2,680萬房子跟2,000萬現金怎麼選?


這一題顯然不是[稅務問題],正解應該是[責任問題]💞


#親情大於財富
#有時候無(無憂無慮)比有(有錢有房)更重要

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
















 開立發票時點 各行業有別!


1️⃣公司及需開立發票的商號:有開立銷項發票的義務,就算買受人不要求,也需要主動開立;
2️⃣免開立統一發票的商號:營業稅採用核定課稅,不需開立統一發票;

#合法納稅是法人應盡的義務
#合法節稅是法人應享的權利


 






📺被繼承人死亡前兩年內贈與或資產移轉,到底該如何處理?


1️⃣死亡前兩年的醫療費、生活費及看護費用均可以合法報銷;

2️⃣考量[夫妻剩餘財產制]:特別是被繼承人名下資產規模遠大於另外一半時,盡快及儘速透過匯款提領至另外一半名下;

3️⃣善用被繼承人人壽保險的免稅額;

4️⃣預立遺囑或信託:有規劃總是比較好;


#中華民國萬萬稅其他國也是

#死亡前兩年的贈與視為遺產是擬制稅

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







 美國勞動市場轉弱,推升美國聯準會2025年9月降息預期,推升美股及各國股市~


巴菲特進行投資的心理哲學:
1️⃣從外太空來看股市;
2️⃣關注影響股市的三因素:市場、利率及心理;

#財富存摺很重要但其他存摺也是如知識健康人脈..
#投資宜早不宜遲

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









房東不准房客申請補貼 罰:《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》研議修正

1️⃣房東不讓房客申報租金支出;
2️⃣房東要求AB兩份租賃契約;
3️⃣房東租金所得之稅金全數轉嫁給房客;


#修法有修總比沒修好
#惡房東不少那是因為房客縱容所致 


 







📺重大鬆綁!新青安房貸部份排除適用銀行法第72-2條,並回溯114/9/1起適用

➡️營建股價噴井?

➡️加劇套人之路?

#政策本有一體兩面太鬆太緊皆不宜

#除房貸水龍頭外寬限期也是關鍵

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









 企業解散日與年度截止日12月31日同一日,如何辦理年度申報作業?申報「結算」還是「決算」?


▶️財政部:兩者擇一進行申報作業即可;

1️⃣決算申報:依第所得稅法75條規定,自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次日起45日內辦理解散決算申報;
2️⃣結算申報:若未在期限內辦理解散決算,仍可依第71條規定,在2025年5月31日(假設為結算申報截止日)前完成2024年結算申報;

#企業解散重要是要申報
#企業解散比設立更繁瑣:市政府+稅局+地方法院